學習傳統文化先搞清楚四書五經
四書”就是《大學》《論語》《中庸》《孟子》,其中的《論語》和《孟子》是單行本。《大學》是《小戴禮記》的第四十二篇。《中庸》是《小戴禮記》的第三十一篇。南宋大儒朱熹把他們匯集成冊,元朝天佑年之后,“四書”開始成為中國的學子的必讀之書。
“四書五經”,是中華國學的基礎經典。
一般四書是指《大學》《論語》《孟子》和《中庸》這四本書。
南宋大儒朱熹。為了使大家更加便捷學習儒家經典。便根據自己所創的理學學術理論,將傳統的儒家十三經,進行了進一步整理。
他先把《論語》拿出來,作為單行的一本經
又把《孟子》拿出來,作為單行的一本經
又在《小戴禮記》拿出來第“三十一篇”是《中庸》
拿出了第“四十二篇”,這是《大學》
合起來,稱為“四書”
這四本書,朱熹又給他排了個序
第一本叫大學
學《大學》是要培養一個人的規模
就是自己的志向
學《論語》
是要學好為政、為人、處事的道理和方法
包括“中庸”之道
學《孟子》是要“觀其發愿”,看一個人的志向,一個人的胸懷,看一個人的格局
《孟子》里面講過好多的這種“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等等的,包括大丈夫的這種敘述
最后一本是《中庸》
朱熹說是“儒家心法”
《中庸》里面講的內容,基本上就是
凡做成一件事情,必須從細小開始,從微小開始,從看不見開始,從一點一滴做積累。
“中庸”的終極目標是讓人成為圣人
他和咱們一般說的“中庸之道”是不太一樣的
這四本書,在朱熹在世的時候,并沒有成為經典
而且他還因為這四本書的這種做法,引起了當時的人們的誹議
還因此丟了官職
在元“天佑”年間
這四本書,就被作為了開科考試的必考之書
也就是類似我們今天的高考必考
天下的士人,你要想考取功名做官
必須以“四書”為基礎,為“基本讀物”
為基本的考試內容,在里面找一些內容來做文章
所以這個“五經”“十三經”就慢慢的不太有人讀了
除非你想提升自己的學養,豐富自己的學識
了解更多的歷史內容,那么你去學“十三經
大部分的人已經走上了學“四書”的道路
這個現象一直持續到一九零五年廢科舉
廢科舉之前“四書”一直是作為中國人科舉考試的必考之書
“四書”也就因此深深的烙入到國人的血脈當中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太白南路181號西部電子社區B座1106
傳真:029-83227488
郵箱:916903812@qq.com
網址:www.buyandcreate.com